新化县第十六中学教师陈宏玉的教育坚守之路
作者:admin417614
来源:以内容原创版权为准
在新化教育这片沃土上,有这样一位默默耕耘的教育者,她来自张家界的一个小乡镇,2010年踏入新化教坛,从山林间的初中到镇上的小学,再到如今的高中校园,十六载光阴里,她以讲台为阵地,以爱心为钥匙,用责任与坚守书写着育人答卷。她,就是新化县第十六中学英语教师陈宏玉。
初绽芳华:以热血赴使命,用陪伴护成长
2010年,她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,考入大熊山林场中心学校,挑起了两个班初中英语教学与班主任的重担。清晨的山雾还未散尽,她已带着学生踏上崎岖的山路,脚步声唤醒了寂静的村庄;深夜的星光点亮夜空,她的身影仍在寝室楼与办公室间穿梭,常常忙碌到深夜11点多。
最让她刻骨铭心的,是一次深夜寻生经历。那夜11点多,例行查寝时她发现两名女生不在宿舍,瞬间揪紧了心,她顾不上疲惫,从学校到村庄的小路曲折难行,她深一脚浅一脚地奔波,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“一定要找到孩子”。当终于在女生家中见到安然无恙的两人,得知她们因思念家人临时回家后,悬着的心才落下……
这份毫无保留的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果实。四年间,她所带班级考入一中及师范类学校的学生数量创下新高,如今那些当年的学子已循着她的足迹,走上了教师岗位,将教育的火种继续传递。凭借突出的工作业绩,连续两年获评新化县优秀教师。
续写温情:视生如己出,用爱心暖童心
2014年,她转到圳上镇中心小学,扛起小学语文、英语教学与班主任的双重责任。角色转换中,不变的是她“视生如己出”的育人初心。
那是一个寻常的早晨,课堂上一名学生突然面色苍白,紧接着小腿开始抽筋。她见状立刻冲上前,小心翼翼地将学生扶起,脑海里飞速闪过应急处理常识。想起自己办公室常备着蜂蜜,她立刻飞奔过去,用热水冲泡好,赶紧让她喝下。担心学生的情况,她带孩子到自己的床上休息,蹲在床边按摩抽筋的腿脚,直到学生脸色逐渐红润、症状缓解,她才松了口气。在她的班级里,这样的温暖时刻还有很多:为留守儿童送文具,陪生病的孩子就医,帮基础薄弱的学生补课……她用点滴行动,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。
再挑重担:以责任扛使命,用钻研守初心
2021年,她被委以学校总务主任的重任。面对繁杂的后勤工作,她始终秉持“不抱怨、不挑活”的态度,无论是校园设施维修、物资调配,还是各项繁杂的行政事务,她都事无巨细、妥善处理,用责任心保障着学校的正常运转。即便行政工作再忙碌,她也从未放松教学,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。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强烈的责任感,她连续四年获评圳上镇优秀教师。
2024年,教育征程再启新篇,她调任新化第十六中学,接手两个班的高中英语教学。面对高中教材的新挑战,她从零开始钻研教材大纲,逐章梳理重难点,每一堂课的教案都反复打磨,力求精准贴合学生学情。课堂上,她结合初中与小学的教学经验,用生动的案例化解语法难点,用互动提问调动课堂氛围;课后,她耐心为学生答疑解惑……
一年的深耕细作收获了学生的认可。“老师的课特别好懂,以前听不懂的语法,经她一讲就明白了”“就算下课问问题,老师也从来不会不耐烦,总是特别仔细地讲”……学生们的口碑,成为对她最大的肯定。期末检测中,两个班的英语成绩均有明显提升,用实打实的成绩印证了她的教学成效。
从山林到城镇,从初中到高中,十六载教坛路,变的是教学阵地,不变的是育人初心。这位始终坚守在教育一线的教师,用爱心滋养心灵,用责任扛起使命,用钻研铸就成长,在新化教育的沃土上,继续书写着属于她的育人故事。
录入或更新于:2025年10月13日 浏览:113493 【
打印此页】【
返回】【
顶部】